《论语》导读

《论语》导读

——仁礼合一的理论架构

周有波

《论语》不仅是儒家最重要的典籍,也是整个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典籍,在几千年的中国社会中,带着时间的包浆,它成为中国人的圣经。这是一部记载孔子言行最详细,保存孔子思想最完整的著作。其含义十分简单,就是孔子语言论纂之汇集。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今山东曲阜),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他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论语》主要记载了孔子的言行,但它的成书不是由孔子本人完成的,也不是孔子生前完成的。它是在孔子卒后由其弟子或再传弟子编纂而成。《论语》流传至汉,有三个版本并行于世,即《鲁论语》、《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研读《论语》不可不注意后人的注疏,历史上著名的注解有何晏的《论语集解》、邢昺的《论语注疏》、程树德的《论语集释》、杨树达的《论语疏证》、杨伯峻的《论语译注》等。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儒家理论的奠基人。他是华夏民族的思想导师,其思想对中国乃至东亚影响之深、之广、之远是任何思想家都难以企及的。孔子的思想结构,也就是《论语》的思想结构,基本可用仁礼合一来概括。孔子是中国文化继往开来的文化伟人,他的思想和学说是沿中国夏商周以来的文化大流进而开出之。我们认为,礼是孔子对以前文化的继承,而仁则是他的独创。礼是民主文化的共法,仁是儒家思想的本质。孔子之所以为孔子,儒家之所以为儒家,并不取决于礼,而取决于仁。礼可以随着时代的变革,历史的发展,不断因革损益,变换其内容和形式。仁是不变的,虽大行不加,虽穷举不损。礼是变道,仁是常道;礼是人的外在行为规范,仁是人的内在本质;仁决定着礼,礼体现着仁。常与变、内与外、自觉与他律的合一就是仁礼合一。

仁,孔子以前就已存在,但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范畴则始于孔子。但孔子似乎并不重视爱人的具体行为,而是重视爱人之感情的培养。孔子将爱这一行为内化为一种爱人的心理状态,借以确立仁的普遍、永恒、绝对意义。因为爱人这一具体行为落实于每一个生命个体是具体的、有限的,而爱人之情则是普遍的、永恒的、绝对的。这种由有限通无限就是孔子所谓的“为仁之方”。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当然也是《论语》的核心。

仁是人类存在的内在本质,是个体无限向上的超越之情,是自我人格世界的无限敞开。对于任何人来说,仁是本质的,自由的,内在的,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孔子之所以为孔子的本质所在。礼是孔子对传统的继承,对传统的发展。礼是国家的典章制度及人们的行为规范,它是维系国家存在与社会正常运转的根本原则。孔子十分强调礼的社会作用,但礼不是孔子的发明,而是对传统文化的因袭与改造。

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仁是自律道德,礼是他律道德。仁与礼虽有差别,然而正因这种差别才能相辅与互补,才有合一之可能。孔子曾言,“人而不仁,如何礼?人而不仁,如乐何?”这是说,人一旦失去了美好的品德,礼乐有什么用呢?非但无用,虚伪而徒具形式的礼乐反而有害。

诚然,礼作为仁的外在形式,反过来又影响仁,规范仁,所以“克己复礼为仁”。在孔子看来,克制自己,努力使自己的视听言动符合礼的规范就是仁了。这说明孔子意识到外在规范与内在本质的合一,意识到仁与礼即自由与轨约、自律与他律的合一。

孔子思想的基本架构是仁礼合一。这一架构向两个方向撑开,也可以说是十字打开。向纵的方向打开即“践仁以知天”,向横的方向撑开即“修己以安百姓”。天是无限的存在,仁是由有限通往无限的路径;天是客观的、超越的,仁是主观的、内在的,“践仁以知天”就是道德主体由有限通往无限,由内在而超越,由主观而客观,实现天人合一,实现即内在即超越,即主观即客观。“修己以安百姓”即内圣外王之道。修己是内圣,安百姓是外王,这是横贯意义的合内外之道。就内圣而言,孔子十分强调克己、正己、身正,为政以德等等;就外王而言,他要求对人民要宽之、惠之、信之、恭之、敏之,以致安民、富民、教民。修己是本,安百姓是末,修己以安百姓就是内圣外王本末一贯之道。

由此可知,《论语》一书的基本架构是仁礼合一。它在经济学中的地位极高,有“五经之輨辖、六艺之喉舌”之称。《论语》诠释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是进入五经的门径,是进入儒家文化的门径,也是切入中国文化的门径。常言道“半部《论语》治天下”,不了解《论语》很难说你了解中国文化。

由此也便可得出,《论语》是孔子的微博,大道至简,要言不烦,是天下最好的教科书。我们中华民族一读就是2000多年,百读不厌,百思不尽。由此,我们也可以说,孔子是雄居古代中国思想文化宫殿的帝王,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制高点。可以结语:品读《论语》,如拨云见日,大道正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