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香港都是全国乃至亚洲食品安全的高地,供港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及安全监管机制非常完善,近20年来香港食品安全检测的整体合格率更是一直维持在99%以上。对于一水之隔的深圳来说,香港一直是学习、仿效和努力追赶的榜样。近日,深圳召开新闻发布会,现场发布了《关于发布实施〈供深食品 橙〉等100项团体标准的通知》,正式发布了首批100个“供深食品”团体标准。作为深圳食品安全战略实施以来取得的阶段性新成果,这意味着深圳食品安全追赶香港的脚步又近了一步。
据发布会介绍,这100项供深食品团体标准涵盖了果、菜、鱼、肉、蛋、米、面、油、味、奶、糖、酒、茶、饮、糕15大类产品。全部标准由深圳市标准促进会牵头组织制定,项目团队严格遵循国家标准委和民政部《团体标准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先后召开多次专家研讨会和审定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并加以修改完善,充分体现了供深食品标准制定过程的严谨与细致。
据悉,以上100个供深食品团体标准的发布是深圳2019年计划内工作的一部分。按照去年5月21日发布的《深圳市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建立供深食品标准体系打造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工作方案》的总体部署以及市场监管局的年度计划,今年深圳将继续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持续推进13项工程、60个食品安全项目建设。制订发布300个供深食品标准及100个配套的认证实施规则,组织制订学生营养餐深圳标准,推进阳光餐饮智慧工程,构建市场主体深度参与、社会各方广泛认可、符合市民期待的供深食品标准体系。
记者留意到,供深食品标准体系的建设,只是深圳食品安全监管向香港看齐的一个方面。香港除了在供港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达国际先进水平以外,其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机制、检测技术、检测覆盖率、监管队伍建设、食品安全宣传教育,乃至企业的安全生产自律水平、市民的食品安全意识,也都是深圳学习的对象。多年来,深圳在学习交流中一点点拉近彼此的差距。
以香港的食品定量检测为例,据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2017年年报(2018年年报尚未发布),2017年香港的食物安全维持在高水平,其食物安全中心检测了约67000个分别在进口、批发和零售层面抽取的食物样本,按人口计算约每9个样本/千人。而深圳食品及食用农产品定量抽检从2012年的2.3批次/千人,上升到2018年的9.36批次/千人。除定量抽检外,深圳还依据本地实践,建“一街一车一室一中心一基地”,在全国率先实现街道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网全覆盖,2018年全年共完成快检63.3万批次。
餐饮店及食品生产企业的卫生监督方面,香港2018年取得食物业牌照的单位14998家,相关卫生监管非常严格。全年针对食物业处所卫生的定罪数量达5668宗,总罚款超过3110万港元。深圳这方面也在向香港看齐,2018年11627家200平方米以上餐饮单位全部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共排查生产经营主体食品药品安全隐患23.3万家次,发现隐患992家。同时,深圳大力开展“星期三查餐厅”“9号查酒”“走进食品工厂”“农产品任你查”等专项执法行动。此外,深圳还借鉴香港经验,积极规划建设公益性、市场化运营的熟食中心,力争到2020年每个区至少建2到3个熟食中心。目前,前海建工苑熟食中心、龙岗区熟食中心已开业运行。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深圳食品安全监管迎来加强与港澳交流合作、向港澳看齐的新契机。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局长邝兵指出,深圳作为大湾区核心城市,将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框架内,与港澳共同建立食品药品监管领域协同合作平台。比如,建立粤港澳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及风险警示互通机制,实现食品安全信息资源共享;建立食品药品安全一体化执法监管机制,由3地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部门统一协调组织,消除城市交界地、插花地等监管盲区,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区域协同作战机制,打通食品安全监管链条。
值得指出的是,深圳的食品安全监管与香港相比,面临的人口基数更大,监管任务更加艰巨。目前,深圳管理人口达2000万,平均每天消耗蔬菜水果9400多吨,肉、蛋和水产品6100多吨,口粮5480吨。共有食品生产企业700多家,食品经营单位30余万家,其中网络餐饮外卖店8万多家。面对庞大的食品安全监管需求,深圳勇挑重任,锐意进取,不断完善全过程、全链条、全覆盖、专业化、信息化监管体系,持续提升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市民对食品安全满意度从2015年的57.8%大幅提高至目前的77.8%。在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指引下,GDP已赶超香港的深圳,未来有望在食品安全监管水平方面不断拉进与香港的距离,向着“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的目标不断迈进。
时间:2019-04-25 来源: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