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化学与制药学部何妍妍博士和周国伟教授在金属硒化物异质结负极材料用于钠离子电池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在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IF=18.5)上发表题为“Heterostructure Interface Construction of Cobalt/Molybdenum Selenides toward Ultra-stable Sodium-Ion Half/Full Batteries”的研究论文。2022级硕士生李军辉为第一作者,何妍妍博士、顾少楠副教授、周国伟教授和山东大学徐立强教授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为第一通讯单位,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为合作单位。
过渡金属硒化物具有高理论比容量等优点,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备受关注。然而金属硒化物固有的半导体性质、缓慢的储钠反应动力学及体积膨胀效应,限制了其应用进程。基于上述问题,本研究工作设计构筑了CoSe/MoSe₂-C异质结构复合材料,该材料用作钠离子电池负极时表现出优异的储钠性能,在2.0 A g⁻¹的条件下,经过10000多次循环后容量可达到 320.9 mAh g⁻¹,每次循环的容量衰减量仅为 0.0178 mAh g⁻¹。动力学分析和理论计算证实,异质界面诱导产生的内建电场可以有效促进Na⁺扩散动力学,原位碳的引入增强了材料导电性和结构稳定性。原位XRD结合非原位 XPS 和 HRTEM表征技术阐明了异质结材料的储钠机制。另外,成功组装了 Na₃V₂(PO₄)₃//CoSe/MoSe₂-C软包钠离子全电池,进一步证实了材料实际应用的潜力。本研究工作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山东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等基金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fm.202406915
何妍妍: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锂/钠/钾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结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主持承担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校院科教产融合试点工程基础研究类项目基金等科研项目,以第一/通讯作者在Adv.Energy Mater., Adv.Funct.Mater., Energy Storage Mater.,Chem.Eng.J.等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