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传承发展理论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指导委员会成立暨第一次全体会议在校(院)举行

发布时间:2024-12-04通讯员:苏丽莉出处:社科处(智库中心)供稿审核人:贾永飞责任编辑:王炯垚访问量:10


12月3日,黄河文化传承发展理论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指导委员会成立暨第一次全体会议在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举行。


山东省政协党组成员、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唐洲雁,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王坤,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孙蕾,山东省大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綦琳,山东黄河河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尹学辉,山东省创新发展研究院党组书记、院长刘峰,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档案馆馆长赵谦,山东大学黄河国家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余东华,浪潮科学研究院院长李锐,校(院)党委书记吴衍涛、校(院)长段培永等出席会议。




唐洲雁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文化建设的新形势新特点,提出文化自信的重大原创性论断,鲜明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聚焦文化强国建设,提出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黄河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建设黄河文化传承发展理论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要坚持需求导向,聚焦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高质效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要坚持人才为要,协同推进实验室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壮大黄河文化领域人才队伍;要坚持学科引领,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融合,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塑强学科发展优势,提升学科内涵;要坚持范式变革,构建以跨学科研究团队为创新单元的学术研究组织体系和跨区域网络化协同模式,综合运用实验思维理念和研究方法,利用新兴技术手段,有效激发科研创新活力和动力;要坚持管理创新,建立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会“三会”管理模式,积极探索统筹督导、服务咨询、民主管理的运行机制。



会上,吴衍涛代表实验室筹备组从筹建背景、筹建过程、运行管理等三个方面作了实验室筹建工作报告。他指出,2017年科教融合以来,校(院)紧紧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在社会各界以及在座各位领导专家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各项事业呈现出了蒸蒸日上的崭新局面。成立黄河文化传承发展理论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既是全面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务实举措,也是深入落实文化“两创”方针、提高黄河文化理论研究水平的重要内容,还是加快推动黄河文化进校园、更好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下一步要聚焦实验室目标任务,进一步提高工作标准、夯实建设质效,全力打造黄河文化传承发展和理论研究新高地。一是聚焦理论研究、强化数智赋能。充分发挥校(院)超算平台优势和信息学科特色,不断拓展数字技术赋能黄河文化研究新场景新模式,努力培育更多特色研究方向和优势学术团队,力争承担更多标志性科研项目、产出更多高水平学术成果。二是聚焦共建共享、深化协同创新。围绕黄河文化研究阐释、资源数智化转化利用、遗产保护研究等领域,全面推进各方互学互鉴、协同创新,真正实现科研共创、资源共享、成果共育,共同推动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三是聚焦传承发展、推进文化育人。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精神内涵、核心价值和时代特征,加快推动黄河文化进校园、进课程、进教材、进头脑,切实营造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浓厚氛围,引导广大师生特别是青年学生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践行者、推动者和共享者。



段培永在主持会议时表示,实验室的成立是指导委员会各成员单位群策群力、共同培育的结果,也是各有关部门单位合力托举、扶持帮助的结果,更是各位专家学者积极参与、添砖加瓦的结果。下一步,要聚焦传承发展黄河文化,着力开展重大研究攻关,深化交叉融合,创新研究范式,产出高水平成果,不断拓宽建设发展路径,努力将实验室建设成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策源地”、优秀人才队伍培育的“蓄水池”和高水平学科建设的“活力源”。



唐洲雁和吴衍涛共同为实验室揭牌。实验室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与校(院)签署《实验室共建协议》,校(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签署《黄河流域水利碑刻集成(山东卷)》出版协议。


会议审议通过了《实验室指导委员会成员名单》《实验室指导委员会章程》《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成员名单》《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章程》《实验室主任委员会成员名单》《实验室建设方案》《实验室共建协议》等文件。


 

实验室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代表围绕推动实验室建设发展,依次交流了意见建议。大家一致认为,实验室的成立是构建黄河文化知识体系、培养创新人才、开展咨政服务、探索科研机制的重要平台,表示要以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传承历史文脉和民族根脉为主线,发挥各自优势、集聚各方资源、强化协同联动,落实协同创新、人才协作、成果推介、活动举办等方面的合作内容,切实发挥好指导委员会的指导协调作用,为实验室建设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成立仪式后,山东大学黄河国家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博士生导师余东华教授作了题为《面向“十五五”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学术报告,山东省艺术研究院院长林凡军研究员作了题为《数智驱动下文化艺术研究范式转换与创新》的学术报告。


黄河文化传承发展理论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由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发起,校(院)具体承建,协同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大数据局、山东黄河河务局、山东省创新发展研究院、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档案馆、山东大学黄河国家战略研究院、浪潮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建。实验室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重要指示精神,以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传承历史文脉和民族根脉为主线,深化学科交叉、文理融合、研究范式创新,围绕黄河文化研究阐释、遗产保护、转化利用、科技创新,有组织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研究,努力建设黄河文化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高地、数智技术创新应用研究中心、创新型人才集聚重要平台、服务党委政府决策重要载体、文化传播交流重要阵地、省级乃至国家级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后备力量,为推动构建黄河文化自主知识体系提供理论和智力支持,助力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


工大要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