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院)举办2024年暑期干部培训暨工作部署会

发布时间:2024-08-30通讯员:姜维生;摄影:姜维生 李晓白出处:宣传部(新闻中心)供稿审核人:于萍责任编辑:王炯垚访问量:832

8月29日,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举办2024年暑期干部培训暨工作部署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谋划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校(院)党委书记吴衍涛、校(院)长段培永出席会议并讲话。副校(院)长任民,驻校(院)纪检监察组组长、纪委书记房克乐分别主持会议。校(院)领导班子成员出席培训会。



吴衍涛作为山东高校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团成员,以《深化改革建体系 挺膺担当走在前 奋力开创高水平大学建设新局面》为题,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他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要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推动全会精神在校(院)落地落实。就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吴衍涛从四个方面做出部署。


一是统一思想、提高站位,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一要充分认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坚持不懈深化改革,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水平,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智慧力量。二要准确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水平,为推进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更加强大的活力动能。三要深刻理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证,切实引导广大师生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力营造有利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良好生态。


二是洞察大势、观照现实,充分认识用好改革关键一招的战略考量。聚焦强国建设,改革是加快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应有之义;要遵循历史发展规律,围绕强国建设需求,聚焦问题短板,以科教综合改革为牵引,打破体制壁垒、优化资源配置,切实担负起建设一流学科、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的历史重任。聚焦强省建设,改革是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的现实需要;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山东转移转化、开花结果,输送更多优秀人才在山东发光发热、施展才能,以实际行动回答好中国式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强省战略工大(科院)何为的时代之问。聚焦强校建设,改革是全面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不竭动力;要坚定深化改革,全面推进校(院)高质发展,确保在新一轮高等教育格局调整中抢占先机、走在前列。


三是锚定重点、深化改革,全力打造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架构体系。校(院)的科教改革当前已进入攻坚期,要坚持“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深化改革是不竭动力、学科建设是龙头抓手、高端人才是第一资源、服务社会是重大使命、国际合作是最快变量、安全稳定是坚强保障、科技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的理念,着力打造具有工大(科院)特色的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八大体系”。一要以政治建设为引领,健全完善有效度的组织工作体系、有温度的思政工作体系、有深度的党建业务融合体系,构建一融双高的党建工作体系。二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打造特色鲜明的科教产协同育人模式、健全质量为要的教学管理机制、塑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构建全面发展的高质育人体系。三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牢固树立“扶优、扶强、扶特、扶新”的学科建设理念、优化学科建设布局、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构建布局科学的雁阵发展体系。四要以管理创新为抓手,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管理运行机制、强化制度体系建设,构建规范高效的内部治理体系。五要以问题导向为牵引,优化科技创新范式、加快高能级科技平台建设、强化高水平校地校企合作,构建四链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六要以评价改革为关键,健全人才引培留用机制、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构建导向鲜明的人才成长体系。七要以深化交流为纽带,强化国际合作办学和国际科技合作,构建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体系。八要以资源配置为重点,健全资源统筹配置机制、提升服务师生水平、提高安全保障水平,构建有力有效的服务保障体系。同时,要充份认识人工智能和文化建设赋能发展的极其重要性,发挥优势、积极构建人工智能深度支撑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学科建设、管理服务新场景新模式,打造校(院)“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的独特优势;自觉用文化培根铸魂、凝心聚力,切实履行好新时代高校文化传承创新职能,努力建设体现大学精神、符合时代要求、彰显融合特色的工大(科院)文化。


四是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切实提升服务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能力本领。各部门单位和中层干部要坚持唯旗必夺,唯星必摘,唯分必争,事争一流。要以讲政治顾大局的品格抓改革,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在校(院)落地生根。要以强烈的责任心使命感抓改革,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和担当,多干实事、少务虚功。要以守正创新的精神抓改革,解放思想,创造性地解决各种问题。要以严明的纪律作风抓改革,大力倡树“严真细实快”作风,全面提升工作效率和管理效能。


吴衍涛强调,事再难做则必成,路再远行则将至。全体工大(科院)人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力“抓党建、提质量,重内涵、强学科,谋创新、促转化,补短板、扬优势,深改革、增活力,建体系、冲一流”,奋力推进校(院)各项事业内涵发展、特色发展、高质发展,以优异成绩喜迎新中国成立75周年。



段培永在讲话中总结回顾了2024上半年工作取得的成绩,对做好下半年重点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提出了八个方面的明确要求。


段培永指出,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校(院)党委团结带领广大师生员工,攻坚克难,在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学科与学位点建设、人才培养、科研与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国际交流合作、整体办学实力和社会声誉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高水平大学建设取得新进展。段培永指出,各部门单位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年度目标为导向,加压奋进,全力以赴,确保完成全年重点目标任务。一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以更大决心激发高水平大学建设新动能。完善年度考核制度,提升考核的系统性、针对性、精准度;推进人才评价改革,建立完善的校(院)荣誉体系;深化财务治理改革,提高资金使用绩效。二是落实立德树人,以更实举措构建高质量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构建高水平本科教育体系,不断深化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实施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培育工程,规范健全基层教学组织管理制度;构建研究生高质量培养体系,打造卓越工程师特色培养模式,鼓励和支持研究生聚焦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展研究;提升创新创业就业能力,制定实习实践育人工作方案,完善科研促教学机制,打造教学、培训、竞赛、实践、研究“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体系。三是强化学科和学位点建设,以更大力度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持续打造强势学科,争取在高水平团队建设、高能级平台建设、国家级创新成果上均实现重大突破;精准培育博士点学科,持续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四是聚焦国家和区域战略需要,以更高站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高度重视应用基础研究,为打通“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孵化产业化”创新链条提供有力支撑;开展战略导向和目标引导的“大科学”研究,提升关键核心领域的攻坚效能;强化科研攻关协同化能力,超前谋划重大项目和平台建设;加大国家科技奖励项目培育力度,力争尽快实现突破;持续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增强学科专业、科创资源与区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按照“做精文科”的要求,强化人文学科建设。五是搭建人才成长发展平台,以更好成效引育高层次人才。精准引育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抢占发展先机;加大青年拔尖人才支持力度,做好人才计划储备。六是推进开放合作办学,以更深层次推动对外交流合作。落实上海交大对口帮扶协议,系统学习借鉴交大办学治校先进经验;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引进优质教育和创新资源;加强国际化平台建设,在拔尖人才培养和科技合作等方面产出更多成果。七是积极争取办学资源,以更严要求完成年度经费预算目标。各部门单位要担起争取发展资源的主体责任,盘活各类增收资源,形成向外向上资源争取的强大合力。八是严格资产和后勤管理,以更高标准保障工程进度和质量。强化各类公房精细管理和建设工程项目监管,推进后勤管理服务提质增效,强化建设工程项目监管。


时值秋季学期开学,段培永强调,校(院)上下要优化服务,压实责任,积极做好新学期各项准备工作,上好“开学第一课”,做好2024级新生入学工作,抓好校园安全稳定, 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来自校(院)的关心关爱,切实营造浓厚的爱校荣校氛围。


新学期,新起点。段培永强调,各部门单位必须要加压奋进,担当作为,不断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能力,为校(院)高质量发展再立新功、再创辉煌。






培训会邀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马陆亭、省纪委监委第四监督监察室四级调研员吴岳分别作《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中提升创新效能》和《坚定不移把全面从严治党推向纵深,保障省属高校高质量发展》专题报告。房克乐在主持纪律教育环节时强调,全体党员要深刻领会、把握报告的精神实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以改革精神推动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切实提升能力本领,以加压奋进的状态和廉洁务实的作风,干出新业绩,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




赵金国、赵大伟分别分享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和省委党校培训收获体会。任民在主持“培训归来话体会”环节时强调,干部教育培训在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下一步,校(院)党委将持续选派优秀年轻干部赴国教院、省委党校学习,进一步提升干部政治能力、增强履职本领,为校(院)全面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思想政治保证和能力支撑。



校(院)全体中层干部,学部(院)教师党支部书记、团委(学工办)等内设管理机构负责人,机关科级干部线下参加培训,全体教职员工通过线上方式收听收看。


工大要闻

Baidu
map